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等不起拖不得了丨顶端快评

rmbk7b159

时间 2025年6月30日 预览 34

2024-02-27 09:27·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0087214963098152/

来源:【顶端新闻】

顶端评论员 李萌

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已致15人遇难44人受伤,令人悲恸。初步分析火灾为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这不是一地一小区的问题,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产生恐惧。

电动自行车作为国民代步工具,是出行刚需,也是不少人的生计所系。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另有数据显示,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而90%的电动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则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当你把电动车推进楼道/电梯/自己家时,也把死神的镰刀架在了全楼人的脖子上。”

在呼吁电动车不要入楼入户的稿件评论区,有不少网友反映充电难题,“我们小区配有少量充电桩,但是数量有限,排不到。”“但凡充电桩足够且方便,谁愿意天天费事推进电梯上楼充电。”也有网友表示,“当务之急是解决电池不过关的问题。”

顶端评论员同样认为,从源头解决问题,比盯紧千家万户更有效率。

第一,从电池源头减少起火风险。提高电池质量安全标准和行业准入门槛,落实电池制造商、电动车生产商、销售商的主体责任,还要把劣质废旧电池流通和非法改装行为管住。

第二,解决好“该去哪里充电”的问题。比如,就近安排充电场所,增加充电桩数量,电费统一政府定,服务费合理清晰。有了安全、便捷、平价的充电场所,电动车入楼入户屡禁不绝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上述建议短时间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尽快完善消防设施、警报装置,开展防火宣传培训。另一方面,物业要进行日常安全巡查,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正如顶端新闻报道中,原消防支队长所说,预防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日常的检查,不是做做样子。

难道每次都要等小区起了火、死了人才在意?难道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还推动不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媒体反反复复报道呼吁,这件事等不起、拖不得了!

本文来自【顶端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pyright2025云汇企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5云汇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