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5824321556660787/
首发·江湖小晓生
18世纪初,彼得大帝用了21年时间,才击败了当时的北欧霸主瑞典王国,从他们手里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大片领土,包括了如今的圣彼得堡、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在彼得大帝的遗言当中,涅瓦河口、顿河河口以及黑龙江口,是沙俄必须要掌握在手里的几个出海通道。其中涅瓦河口便是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
- 有了涅瓦河口,彼得大帝在这里建造了沙俄的第一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圣彼得堡更是被彼得大帝打造成了沙俄的新首都。可见彼得大帝对这一战果有多珍惜。
- 1772年到1795年,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先后3次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了波兰立陶宛联邦。沙俄从中得到了62%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约46万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了立陶宛在内的大片波罗的海沿岸,全都纳入了沙俄的势力范围。
- 1809年,利用反法同盟的空窗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果断与拿破仑合作,从而得到了再次进攻瑞典的机会,从而拿到了芬兰的控制权。这么一来,沙俄在波罗的海的势力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步伐往前走,整个波罗的海,都将会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到时候他们想要染指中欧、西欧,可就易如反掌了。奈何后世的败家子太多了啊,直接把这种可能变成了绝望。
沙俄崩盘,芬兰与俄国挥手再见
沙俄最大的败家子,当然是尼古拉二世。用一句话来形容他是最贴切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尼古拉二世是个野心勃勃的沙皇,他刚加冕,就想着侵占我国东北。从1896年开始谋划,到1900年正式入侵东北,只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此后又霸占了东北长达5年时间。
此外尼古拉二世还谋划出了黄俄罗斯计划,也就是要将长城以北的所有地盘,都纳入沙俄的势力范围。就问你他的心是不是比天高?
这还没完,尼古拉二世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战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在1907年到1916年和日本合谋,打算进一步染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此外,尼古拉二世在1914年又加入了一战,打算从西方也捞点好处。可以说,这家伙是要多能折腾,就多能折腾。
最后在1917年2月,因为首都面包供应不足,这货直接被干了下去。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就这么垮了。
沙俄垮了造成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真可谓一鲸落万物生,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外高加索三国等等,都考虑过出来单干。

关键时刻苏俄坚挺了一把,保住了沙俄的基本盘,在1922年联合乌克兰、白罗斯/外高加索三国等组建了苏联。但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依旧还是分了出去。
这事儿苏联一直耿耿于怀,为此,在二战爆发以后,苏联再次看到了商机,在1939年到1940年先后入侵了波兰、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实力不够,分分钟就被苏联收入囊中了。但是芬兰是块硬骨头,苏联根本啃不动。当时苏军付出了10倍于芬军的伤亡代价,也没能吃掉芬兰,最终只是割了点地就罢手了。
这么一来,芬兰就彻底获得放飞自我的机会了。从此以后,俄国在波罗的海地区,就烧了一大块战略要地。
不过苏联倒是有办法弥补这事儿,他们在二战以后,将德国的柯尼斯堡收入囊中,改名为加里宁格勒,算是弥补了波罗的海地区,缺失芬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