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390150946161203/
原创 2024-03-30 13:46·品牌观察官
“头条原创,感谢品鉴。”在阅读前,诚邀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持续为您提供优质内容,也方便您参与讨论交流,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 来源/品牌观察官
- 作者/品牌观察官
引言:一年前,安踏前代言人张继科,在直播间公然吐槽安踏设计丑,丝毫不顾忌品牌方面子。
一年后,安踏继续稳坐“中国一哥”宝座,连续两年业绩超越耐克中国。
3月26日,安踏发布2023年财报,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6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实现净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34.86%。
回看2023年营收规模,安踏超过耐克中国100亿,稳居第一,李宁则打败了阿迪达斯中国,位列第三。
四巨头中,安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体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3个李宁公司、2.6个阿迪中国。
此时此刻,我才明白“国货之光”的真正含义,硬抗外资品牌、撑起国产品牌一片天,称安踏为鞋界的“华为”,没人反对吧!
对于安踏,不少人还停留在其价格亲民的记忆中,事实上,“大众定位”只是安踏品牌定位的一方面,其子品牌FILA、始祖鸟,早已成为新中产香饽饽,可以说不同人群都可以在安踏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另一方面,安踏的崛起也说明“勾子”和“三叶草”的魅力逐渐暗淡,难道外来品牌故事讲不通了?
外资企业生意普遍不好做,这不单单是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总是习惯性拿着放大镜甄别企业的一举一动,尤其伴随着朴素爱国情感的发酵以及对国货的支持浪潮下,外资企业往往承受着更大压力。
一个典型案例:新疆棉事件。
经由H&M点燃的新疆棉抵制运动,得到了阿迪、耐克等多个西方快时尚品牌的打压,这种不讲武德的商业抹黑方式,中国消费者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付诸到了行动里。
随后,阿迪、耐克等品牌中国区营收猛烈下降,这种“吃饭砸碗”傲慢无礼行为,至今仍是中国消费者心头解不开的一块疙瘩。
除此之外,饱受质疑的质量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耐克,想起来自莆田的尴尬笑话:“如果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是真的耐克;如果穿三年才坏,那就是莆田做的”。
质量饱受争议,加之运动品牌们酷爱储备存货,需求降温时,大肆降价促销,不但牺牲了毛利率和净利率,更刺痛了原价购入的消费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