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3901941396685366/
原创 2024-05-01 09:07·一波说
94岁的联泰集团创始人陈守仁,祖籍福建泉州,出身贫寒,他白手创业,用“诚信勤奋”书写传奇,被誉为“塞班王”,在海内外构筑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富而行其善”,更让人钦佩的是陈守仁还是一位慈善家,自1986年起,先后在塞班、关岛、香港及家乡泉州先后成立“陈守仁基金会”,38年来,他热心公益、扶贫助困、兴教助学、造福桑梓,从不言倦,还让慈善信念薪火相传。
94岁“塞班王”陈守仁,“诚信勤奋”书写商业传奇
联泰集团创始人暨永远荣誉主席陈守仁
94岁的联泰集团创始人暨永远荣誉主席陈守仁,被誉为“塞班王”,是一位知名实业家,也是一位声望卓著的慈善家,出身贫寒的他,早年远渡南洋,白手起家,在海内外以“诚信勤奋”书写商业传奇;他凭着敏锐的判断,努力寻找商机,虽历经挫折,仍坚韧不拔,是海外泉州籍侨商“爱拼会赢”精神典范之一。
陈守仁,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王宫街42号,现今王宫街上已翻修一新的闽南小洋楼式侨宅“南雁小筑”,就是他的旧居,现辟为“陈守仁博士陈列馆”。
儿时,由于陈守仁的祖父陈文阶与父亲陈章桂远在菲律宾谋生,种田持家的重担都落在留守家乡的母亲身上,身为家中长子的陈守仁,一边读书的同时,还有帮祖母、母亲料理家务,一起干农活。
在当年的泉州陶英小学读书时,由于家境清寒,买不起鞋,无论寒暑,陈守仁都是赤着脚上学。上世纪40年代,因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远在菲律宾的父亲无法给家里寄钱,一家人生活更为窘困。陈守仁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即便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母亲还是多方筹集让他继续上学。后来,陈守仁以优异成绩考进晋江县中(注:泉州一中之前身)。
抗战胜利后,1948年,陈守仁也漂洋过海下南洋,到菲律宾与父亲相聚。初到菲律宾,陈守仁在父亲的布庄做帮手,晚上到夜校进修。当年,父亲每个月仅给他20比索薪水,其余一切吃喝用度靠他自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1950年代,由于菲律宾当时实施外汇管制,凭着敏锐的眼光,陈守仁将省吃俭用剩下来的数百比索做本钱,开始做小规模的侨汇、侨批营生,由于他不厌小单生意的琐碎,加上勤奋打拼,此后,他的客户由一到十、从十到百,靠着白手起家,赚取人生“第一桶金”。
陈守仁在关岛电影院接受家乡泉州媒体采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61年,一场大火将陈守仁父亲陈章桂布庄所在的菲律宾布匹市场及邻近街区付之一炬,父亲的布庄连同陈守仁的生意也化为灰烬。
突如其来的灾祸,犹如一记重锤击打到有病在身的父亲陈章桂身上,忧焦攻心之下,陈章桂先生溘然长逝,年仅49岁。
一场厄运袭来,身为长子的陈守仁携同妻儿与全家人只能更加自强不息,他强忍伤痛,举家搬到沙巴经营橡胶园及小型进口生意。而后,陈守仁在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多地奔波,靠着艰苦创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1965年,陈守仁与妻子林碧琴在沙巴朋友支持下,由菲律宾移师香港,携资在香港发展。最初,他创办船务贸易公司“联泰”,后又开设联顺轮船公司,经营船务及进出口贸易。上世纪60年代末,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公司股东纷纷退股,陈守仁与妻子及家人咬紧牙关,艰难支撑,后来他凭着诚信获得银行的信任,又将联泰和联顺合并为一家,开始独自经营,慢慢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1968年到1969年这段时间,是陈守仁最难熬的艰难时刻,他后来说:“如果没有当初咬着牙根,坚持支撑下去,就没有今天的‘联泰’了。”随着业务稳步发展,陈守仁的船务及贸易不断向外拓展,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再到中国台湾的台北、高雄,均有他的生意据点。
1972年,陈守仁举家移居美国关岛,“无心插柳柳成荫”,让他另辟一块新版图。当年,有朋友告诉陈守仁,说李小龙功夫片在美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