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刘笑雨
编辑丨刘笑雨
高合车主王涛曾在高合汽车停工停产后路过家门口的销售门店,玻璃门上一张红色的“温馨提示”十分惹眼:因品牌内部升级调整,暂停营业至4月30日。
王涛成为高合车主才刚刚过去半年的时间,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遭逢变故,因此对于有关高合的任何信息都令他神经敏感——
在他看来,一家尚处于危难之际的企业用象征“喜庆”颜色的告示与用户沟通,要么就是在为眼下的遭遇“打掩护”,不想企业的困难被更多人所知;要么就是真的“喜事将近”了,门店正在为恢复正常运营而积极准备。
现在看来,实际的情况要更偏向于后者。
高合汽车过去两月的遭遇是人尽皆知的。自农历新年复工首日便宣布停工停产以来,高合遭受了中国新造车历史上相当灰暗的一面,每一道尚未结痂的伤疤都被再度扒开:
创始人承认公司经营不善、被拖欠账款的供应商集体讨债、为保障售后高管无奈直播带货,甚至还被大洋彼岸的“友商”以“剽窃”之罪名诉诸法律。
但与早早便销声匿迹的新造车品牌相比,高合汽车毕竟“苟”到了2024年的决赛圈,过往一系列在造型设计和前沿科技上的创新,也让这家曾打造出“最贵国产新能源量产车”的企业能在暴风雨的洗礼中更快地找到“避风港”——
电车场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来自香港某投资机构的第一笔战略投资已于上周正式到账,公司高层承认将会在4月底或5月初正式宣布高合“复活”的相关消息。
诚如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所述,停工事件曝光后不乏对高合汽车有强烈意愿的收购者。据能够接触到公司高层,且了解高合目前大致经营状况的知情人士表示,与高合汽车谈过的企业约有5-10家,所属行业横跨汽车、金融与房地产;
前一阵子与高合汽车互动频繁的
“双方之间的进度预估是已经签署了框架协议,和当年与沙特签署的类似”。
而目前来自香港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其目的是保障高合在正式复工复产前让企业能先“转”起来,起到“暖场”的作用。
“很多供应商如果再得不到公司的消息,很可能连产线都拆掉了……产线一旦拆掉,恢复的速度就更慢了”。
虽然高合汽车距离复工复产的曙光已经不远,但“好事”每被向前推进一步都是有代价的。为了能够达到让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