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5742835852247587/
首发·科普启示录
如果没有脑洞,这个世界将会减少一半的乐趣。把喜马拉雅山炸开,给长城贴上瓷砖,亦或从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修一座拦水坝,把渤海变成水库……
渤海拦起来,就从海变成了“大水池子”。有网友还在网上问过,这池子水经过多少年就会变成淡水,是不是可源源不断抽出来供给西北缺水地带用。
更一举两得的是,如果将水坝修宽的话,还能在坝体上通行车辆。这样一来,在渤海湾研究多年的修桥计划,也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在渤海海峡区域修一座大坝,能否修的起来呢?渤海湾里的海水,是否又能真的被圈起来?
修建大坝的工程难度
先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修建的角度看,问题其实就有不少。
渤海湾的水域面积为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2米到13米之间。要从南到北修建大坝,就需要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找到最合适的施工点。
从工程量来看,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寻找一个距离最短的区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渤海海峡最窄的距离也有105公里。也就是说,修建大坝的长度,最短也要超过100公里了。
现在就来施工,既然是修建大坝而非大桥,因为要从海底到海面整体上修筑上来,地基工程的处理从现有已知的工程看,还从未出现过。
因为海底松软的地质,不同于陆地地表,如何确保地基的稳固,现有的学科工程估计无法满足,得专门开一个学科来进行探讨才行。
网上有人说用沉箱的方式打地基,这种方法在以往的修桥铺路工程中确实在用。不同之处在于,修桥的桥墩只是单个的浇筑,而修建大坝则是连续工程,而且长度超过了100公里。不管是施工量还是施工难度,这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即便解决了地基的问题,坝体要怎么修,修建成什么形状,同样也相当关键。
陆地上的大坝,要么是半圆形的拱坝,可以最大程度的分散上游来水的压力。还有一种是重力坝,也能确保坝体的稳定。
可如果是在渤海海峡修建的话,这两种坝体恐怕都不合适。
先来看拱坝,不管凸出的区域面向渤海湾内侧,还是面向外侧,都不可行。因为渤海湾的内外两侧都是海水,一侧凸出一侧凹陷,那么凹陷的区域面对海浪的冲击,三两下就能让坝体崩塌。
即便采用重力坝,海水巨大的浮力作用下,整个坝体也不会稳定,撑不了多久也能将坝体冲垮。
说白了,在某些人的想象中,往往高估了人造建筑,而低估了自然界的力量。其实,在渤海海峡南北修一座大坝,长度超过了100公里,类比的话就好比南北间出现了一道山脉。
想象一下现实中的山脉,纵深长度超过100公里的话,山脉的宽度和高度又分别达到了多少。
而人工修建的大坝,即便把它修成了100米宽,在只有几十米长的时候,它看起来是那么的坚不可摧,但是将长度延伸到10公里乃至100公里,还会觉得它坚不可摧吗?
就好比现实中的一座山脉,长100公里,可宽度只有100米,这样造型的山脉在现实中见过吗?你觉得它能矗立亿万年而不倒吗?
所以说,不考虑技术难度,如果要在渤海海峡修建大坝,仅仅搬一座山过来还不行,得把一整条山脉搬过来,以这样的体量建成的坝体,才能确保长期的稳固。
几千年来,国内外有些工程即便很浩大,也还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量级。只有愚公曾试图挖山,可他最终也是借助神力而不是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更为关键的是,即便奇迹般的在渤海海峡处修好了大坝,你会发现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黄河水会把渤海湾填满吗
陆地上修建大坝,坝体的上下游之间形成落差,当水库里的水积满后,可通过释放来调节水位的高低。
现实中如果将渤海湾整个给围起来,与大坝外部的海洋是形不成高低落差的。能将渤海湾整体抬高吗?或者是让大坝的海水整体下落?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渤海湾里的海水,就无法在上涨了的情况下得到释放。因为开闸非但不能放水,还会让外部的海水倒灌进来。
(黄河入海口)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把渤海湾都围起来了吗,里面的海水为何还会上涨呢?是围起来了不假,可还有从陆地上源源不断流进渤海湾里的水啊。
其中最大的一股水流就是黄河,它的长度超过了5400公里,从山东的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这么大的体量,每年注入渤海的水量是惊人的。
除了黄河之外,注入渤海湾的河流,还有海河、滦河、辽河等较大的河流。而沿着渤海湾的整个区域内,还有更多小的河流往渤海湾里注水。
现在的渤海湾,因为和别的海域是相通的,不管陆地上注入多少水量,它也不会被填满。
但如果修建起了水坝,渤海湾成了一个超级水库,在内外阻隔的情况下,这个海湾即便再大,也会因为水只流进而不流出很快被填满。
何况除了水流外,大量的泥沙每年也在源源不断被冲入渤海湾。黄河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泥河,每年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达到了惊人的16亿吨。
其中4亿吨泥沙沉积在了下游各处的河道里,4亿吨借助水流的力量被冲入了海洋,还有8亿吨的泥沙沉积在了河口三角洲地带。
试想一下,如果渤海湾建了大坝,被冲入海里的泥沙无法流向外海,至少有4亿吨的泥沙量,会堆积在坝体区域附近。
泥沙越积越多会抬高海底,水位进而也会上涨。所以大坝修建好后,在不进行清淤和排水的情况下,用不了多久,渤海湾最大的城市天津,就要被上涨的水位淹没了。
就以黄河来说,为何下游河道有的区域会高出地面好几米,就是因为泥沙不断沉积在河床,而后又不断加高河堤形成的。

黄河水在流动的情况下,都能因泥沙的沉积而太高河床,如果渤海湾成了一个超级大水库,海底也会因为泥沙的不断沉积而抬高。
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修建大坝后还是会带来其他影响。
自然和经济上的不利影响
首先从自然生态角度看,修建大坝肯定会破坏洋流,进而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这一区域内环境气候出现变化。
就好比各地修建水库,破坏了鱼类洄游产卵的通道,进而导致整个河流里的鱼类资源下降。渤海湾如果变成了大水库,受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一两种鱼类资源。
传统意义上,渤海湾地区有着丰富的鱼虾蟹贝,尤其是在各个河口附近,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较多,为洄游的鱼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一旦建成水坝,与外海通联的优势不复存在,渤海湾的渔业资源也势必萎缩。
除了渔业资源外,渤海湾的盐业资源也十分发达。这里滩涂开阔,潮间带的宽度达到了3到7公里,非常利于盐业的开发。
其中,长芦盐场是国内最大的盐场之一,其每年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试想一下,如果大坝修建把海水都阻隔了,还会有潮汐和滩涂吗?时间长了还能制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