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4-03-11 18:42·从半途出发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5054250604888615/
《沙丘》是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构建的,这也承袭了导演一贯的风格。
Danis Villeneuve导演拍的电影总是叙事冷静,节奏平缓。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降临》如此,《银翼杀手2049》如此,《沙丘》如此,《沙丘2》也是如此……
不看原著,单独看《沙丘1》《沙丘2》的话,其实这个故事极其贴近《阿凡达1》和《阿凡达2》。
都是在一颗蕴藏有巨大矿藏的星球上,原住民和外来人之间的反抗,只不过《沙丘》显然包含的元素要远远多于《阿凡达》。
但是对比起来,《阿凡达》的方方面面都比《沙丘》更加商业——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剧本有明显的高潮,打斗场面也极尽绚丽,音乐或优雅或高燃,画面的饱和度、明度也更高,更加色彩斑斓……
而《沙丘》呢?
配乐怪诞、画面昏黄、剧情平淡……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它就不是一部能让观众看得舒服的电影。
它好像并不为观众服务,它的存在有着其固有的目的。
《沙丘》系列更像是试图去描绘一部宏大的史诗,而导演采用的则是极其谦逊的视角。
换言之,观众的心理感知不会有明显的起承转合,而是被框定在远处,成为了一位观察者,并且精神早已在历史的泥沼中沉沦。
而在视听方面,导演极尽塑造一种【异域感】。
场景的构图,总是有一种秩序感,即使是打斗场面也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同时,导演舍弃了很多华丽的CG效果,转而追求更大程度的【真实感】,以还原沙漠,还原其他星球……
而音乐方面,也是承袭了《沙丘1》的风格,由大师汉斯·季默谱写乐曲。
汉斯·季默配过很多低调、奇异却又经典的乐曲,比如他给《星际穿越》、《敦刻尔克》、《银翼杀手2049》、《沙丘1》……
在《沙丘2》开拍前,他就开始编写音乐了,并且在采访中承认他编写了一首关于保罗和契妮的爱情的作品。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他认为他给电影的配乐是【非常工业、非常机械、也非常残酷的】。
这也与沙丘展现的宏大背景相匹配——
在人类以极其惨烈的代价战胜了AI后,人类社会中充斥战争的阴影,工业的冰冷以及机械般的情感,以及对于香料无可救药的依赖……
除了配乐之外,电影的所有采声都很精细,很准确。
不管是召唤沙虫机器规律的撞击声,沙虫来临前沙子的抖动声,还是步伐迈动的声音,风沙席卷的声音,火炮和刀剑的声音,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果说《阿凡达》的视听效果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生动的设定和世界观,那么《沙丘》则是在构筑一种苍茫的史诗感,一种历尽千帆依然存在的虚无感。
与前一部有所差异的地方在于,《沙丘2》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教的抽象感,并且通过剧情、台词以一种更加具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姐妹会之间的分歧,诞生了两股相对的势力。
而不管是哪一方,都试图通过信仰来洗脑民众,妄图塑造一个【救世主】。
而他们确实很成功,信仰成为了茫茫大漠中弗雷曼人坚守下去的精神支柱。
而保罗,或在现实条件的妥协之下,或在姐妹会的算计下,或在他不断膨胀的野心之下,或在弗雷曼人的不断参拜下——
最终主动成为了那颗达成预言的棋子——【救世主】。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是一场相互利用的权力的游戏。
保罗是清醒的,他选择了野心,选择了政治。
契妮也是清醒的,她选择了初心,选择了坚守弗雷曼人的精神图腾。
电影中展现的人物是渐进式的,是含蓄的,在不断叠加的片段中,观众是可以拼凑出一个人物的。
赞达亚饰演的契妮就是一直没变的,一直是那个直率的,坚定的,怀有热忱的弗雷曼女孩。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电影对于这个角色的改编幅度还是很大的,原著中,契妮是一位比较卑微,比较委曲求全的女性。
这样的改编也迎合了现在推崇的独立女性的人设。
电影中她有两次最大的挫败。
一次是在杰西卡【音言】的控制下,成为了推动预言的一颗棋子,献出了【沙漠之泉】的眼泪,让保罗成为了饮下生命之泉依然活着的【救世主】。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另一次是保罗当着她的面选择迎娶皇帝的女儿,选择野心和政治。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影片中对于保罗的人物刻画也是渐进的,含蓄的。
保罗经历的大起大落显然有很多,从父亲的死亡开始,就像进入了一个命定的轨迹。
被弗雷曼人排斥,再到被崇尚为【救世主】;眼睁睁看着严厉的母亲变成了姐妹会的圣母;从与哈克南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到发现是姐妹会安排的自相残杀……
曾经一个清澈的少年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电影中还有一个很惊喜的人物,就是保罗的妹妹厄利亚。
由古灵精怪的安雅饰演,几秒钟的镜头就展现出了这个人物的灵动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由于杰西卡在怀孕期间喝下了生命之水,厄利亚还没出生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意识和能力。
《沙丘3》中,相信厄利亚一定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
影片中还有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菲德-罗萨·哈克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随着这个人物一同展现的,是哈克南族的血腥暴力。
在沙丘的设定之中,哈克南人所在的杰迪主星是没有可见光只有红外光的。
因此在角斗场的戏份当中,摄像机拍摄的是红外图像。
在冰冷的黑白世界中,这个民族的诡异感、陌生感、狂热感、冷血感也被放大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可惜这位英勇的菲德同学,也是沦为了剧情的工具人。
一方面被姐妹会利用,一方面就成为了突出主角战力的工具,成为了其登基的垫脚石。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的居所取景于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名作,布里昂墓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布里昂墓地设计得有一种【迷失的空间】之感。
其中很多的地方道路都是戛然而止,墓地内侧的视角,用倾斜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同时,布里昂墓地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建筑根系】,建筑似乎基于繁复的叠级结构在水面上漂浮起来。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里被安排为公主与其他姐妹会成员会面的地点,有一种神秘感和诡谲感。
而脱离开这些人物,《沙丘2》展现的也是一种悲剧。
其一,所有人都被困在了无解的宿命论中,妄图挣脱反而却陷越深,不断成为了姐妹会布局算计的一环。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其二,宗教和个人崇拜的甚嚣尘上,封建主义在反抗AI的圣战结束后,依然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这个宇宙中。
人越绝望,越需要信仰,越相信信仰,越容易被控制。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沙丘2》的宇宙中,这个横亘的乌云始终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是一个无限的循环。
其三,人类的情感力量被矮化,理性成为一种奥义。
不管是国仇家恨,还是爱情、亲情,在这个持续熵增的宇宙中变得越发冰冷。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其中的角色就算有着极大的情感引导,最后也都变得功利化,变得等级分明,变得盲目从众或是精于算计。
人类的渺小也不断被放置在广袤的黄沙中,无垠的宇宙中被比较,战争这个宏大的主题,也被放置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了一个长线中的节点。
我也相信在《沙丘3》中,人类也会有更多破茧成蝶、飞蛾扑火的争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最后吐槽一句,《沙丘》当中,真是漫威英雄齐聚啊,新黑寡妇、灭霸、毁灭者、秘客、蜘蛛侠女友,也是一种观众的熟人局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欢迎关注公众号【从半途出发】,
你的观影小助手,
欢迎来树洞堆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