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9552212940767754/
首发·三王带两二
专家称我们的养老制度从一开始就背负空账,她说得对吗?这些空账怎么办?
首先了解什么空账?什么是背负空账?
什么是空账:国家的社保养老是现收现付制,说白了,就是现在的退休老人每月从社保领的养老金,其实就是当下打工的人每月交的社保钱。在这个养老制度开始之前,最早的那批老人没有交社保,但也被视为已经交了。这是空账,什么是背负空账背负空账,就是指那些没交社保,却每个月照样领社保养老金的退休人群。这是背负空账,
我国在尚未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早期,曾出现过一波极大的人口红利,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波人口所缴纳的社保,足以覆盖所谓的空账,甚至还会有一定的盈余。
其次,虽然这样说略显现实,但鉴于早期医疗技术不够发达,所以当时的人均寿命相对较低,可能没领多久退休金人就离世了。最后,相较于思考这些空账该如何处理,实际上现阶段所有人最为关心的,是自身退休后究竟能否领到养老金,以及具体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的问题。
所谓空账,我们可以理解为养老金亏空,就是交的比付出的少。
我们的社保养老金制度大规模开始全国实施1998年。
而我们的庞大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体系是从2014年才开始缴纳社保养老金。
因此,至少在1998年开始的几年,我们的养老金账户是铁定空账的,都需要财政补贴。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2024年2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23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接近6万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能够保证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们对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以及养老金制度能否持续有所担忧。对此,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表示,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约1万亿元,重点向基金收支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倾斜;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落实相关支出责任,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现在就业人群与退休人员不成正比,那么大家关心的问题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事实上它的负面效应现在开始显现。80-90年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这些人是现在社保养老金缴纳的主力军。而60后已经普遍进入到了退休领域。说白了,就是交钱的少了,领钱的开始多了。也意味着人口负增长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头号大敌
视同缴费的空账问题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养老金往往被视同缴费后进入一个“空账”。这意味着,实际上我们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没有直接进入个人账户,而是用于支出当下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即未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无法保证个人享受到相应的退休金。
2035年,看似还有十年,但其实已经非常近了。
这意味着1975年后出生的人,可能都拿不到属于自己的养老金了。
因此,应对这些空账,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我们都应该想办法。
个人层面除了社保养老金,也建议购买一些商业养老金,60岁就可以开始领了,不受政策影响。
而国家政策层面,其实这2年呼声已经非常大了。延迟退休,鼓励多胎,推行养老政策等等。
背负空账应该从自身找问题,那么多事业单位人员几十年都不叫社保,退休工资高得吓人,私企也就这十几年才给工人交纳最低社保,并且退休工资低得吓人!入不敷出,哪来的养老存储金?
专家说这话的时候,问自己心里不清楚了,交社保了吗?
最后,个人也要有充分的养老储备意识,通过理财、投资等方式积累个人的养老资金。这样一来,在退休后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
养老金需全社会共同关注
总之,养老金“视同缴费”的空账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亟待解决的挑战。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当共同关注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